近年,融合菜的風頭似乎悄然冒起。其實餐飲界早已經有“融合菜”的概念,即不以單種菜系為主打,而是將多種菜系在一家店同時出品,并將不同菜系間相互融合,形成餐廳獨一無二的創新招牌菜。
新港式融合菜品牌有璟閣打破地域界限,將各地不同菜系的食材、香料等加以創新性融合。
客人來這里主要奔著港式料理,在偏甜、偏清淡的粵港菜之外,菜單中又融入川菜的麻辣鮮香和西餐的異域風情。而這家低調的餐廳,背后的投資人還是國際著名影星成龍大哥。
本期大咖說餐人餐事邀請到有璟閣總經理陳錦屏,從曾經的港麗行政總廚到今天的新港式融合茶餐廳有璟閣聯合創始人,從市場缺口入手,賦予有璟閣中餐和西餐之間的創新融合,他是如何做到的?
融合菜新趨勢
陳錦屏表示,融合菜的價值之處,就是客人在一個店里可以吃到各地風味,餐廳出品菜肴會更加靈活,除了不同菜系之間可以相互融合,有璟閣的各門店還會根據季節推出時令菜,根據特殊需求推出特色菜。
其中招牌菜【大哥冠軍雞】,因成龍大哥贊其“北京的冠軍”而得名。將散養180天的廣東三黃雞空運至帝都,用數十種香料秘制5至6小時,入口鮮嫩多汁、香而不膩;而人氣菜品【魚豆花】精選水域生魚片,與秘制醬料、藤椒、花生碎等爆炒,將港式的精致原味與川菜的濃郁調味結合,好吃得更高級!
但是融合不代表大雜燴,盲目的融合則會起到反作用。因此,而從哪幾處地域進行搭配,是否能保證這幾處地域的出品都足夠地道,是融合菜餐廳成敗的關鍵。
香港茶餐廳本身就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而有璟閣的融合概念,則更有個性?!拔覀兏钊氲慕Y合了現代人的飲食口味,以香港菜為主,增加了香辣多味的川菜和西式餐飲,畢竟現在很多廣東人也開始吃辣了,嗜辣已經成為趨勢啦!” 陳錦屏笑著說。
“而且,95后、00后已經開始步入社會,90后也將成為中流砥柱。這些年齡段的顧客更多樣式消費選擇需求和比較強的消費能力,這些都促使門店菜品開發出多種口味?!?/span>
陳錦屏說,“有璟閣擁有來自各個菜系的專業研發團隊,同時我們使用的原料都來自廣東等地,比如我們茶餐廳里的深井燒鵝,就用的當地優質養殖鵝,成本直接上升了15%。畢竟食材是港式餐廳的靈魂,融合不是隨便融,品牌的重心不能亂?!?/span>
有璟閣的融合菜味道相互補充,形成了獨特的用餐感受,定位獨具一格,征服了許多挑剔的食客。
風格各異的門店裝修體驗
有璟閣深諳餐廳環境對于用戶體驗的重要性,餐廳風格根據目標受眾精心設計,引領餐廳設計潮流,為顧客提供與眾不同的用餐感受。
陳錦屏表示,人們在選擇餐廳時已經不再僅僅關注食物是否美味,價格是否實惠,特別是成為消費主流的80后、90后,對就餐環境、餐廳內涵頗有評判、評價的意愿,各種觀點和評價行為又直接指向了他們的消費行為。
有璟閣工體店
為了突出差異,有璟閣的門店都做成了不同風格的主題。在北京華貿店的裝修以大氣磅礴之勢,體現尊貴之感,北京朝陽公園店則以香港街景文化體現親民之風,北京望京SOHO店以強烈的科技感打造太空戰艦主題餐廳。
完善的晉升機制給員工目標
有璟閣的晉升有著嚴格的標準,每一個崗位都有著自己崗位相關的考試,試題會根據平時的崗位要求和集團制度來制定,只有員工達到分數標準并且通過直接上級的考察才可以晉升。這樣看起來嚴格的標準,實際上使晉升更加的規范化。
陳錦屏認為,企業員工需要的就是完善、公平的晉升機制,只有完善的機制才能給員工明確的工作目標,使其更有工作動力。留住員工的不僅僅是高薪,更重要的是讓其看到自身的價值可以得到體現。
穩步擴張,厚積薄發
2015年4月有璟閣港式餐廳的門店在北京市工人體育場開始運營,三年多的時間里,有璟閣已經在北京、重慶、鄭州等城市擁有12家門店。
談到有璟閣未來的擴張計劃,陳錦屏表示“有璟閣目前并不適合批量擴張,目前我們需要北京穩步發展,厚積薄發。因為外埠拓店對于食材的要求很高,對原材料的物流、冷藏等提出了要求;其次餐飲行業是高強度、以人才為驅動的行業,需要花費時間去打造專屬團隊,不斷地為新店造血?!?/span>
所以,有璟閣采取了十分謹慎的擴張策略,不追求數量,更重視質量。追求“開一家,成一家”,更注重提高單店的效率和口碑。成龍大哥鼎力支持的新港式融合茶餐廳有璟閣未來會有怎樣的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